学校概况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

MENU

图书馆

当网络文学遇到大国重工——著名网文作家齐橙走进北京理工大学

供稿: 图书馆 廖银娣 摄影: 图书馆 审核: 金军 编辑: 郭雨薇 时间:2024-06-21

网络文学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学现象,其现实影响力愈加凸显,数以千万计的新旧网络作家、数以亿计的海内外读者群、数以亿万字计的文本产出,网络文学的重要性也随之愈加突出。网络文学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由此,新时代,如何书写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网络文学大有可为。

6月20日上午,著名网络作家齐橙、青年作家陆月樱做客北理工,与青年学子们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经历、沟通创作心得、探讨行业发展。齐橙,本名龚江辉,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阅文集团签约作家,从2011年开始,他以“齐橙”为网名,在起点中文网先后发表了《工业霸主》《材料帝国》《大国重工》《何日请长缨》等作品,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同时,也带动了网文界写作工业小说的风潮。

一、专题报告:《当网络文学遇到大国重工》

讲座中,齐橙以“当网络文学遇到大国重工”为主题,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网络文学与大国重工之间的紧密联系。他首先回顾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史,让青年读者们更加了解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艰辛历程。

随后,他聚焦网络文学如何讲好大国重工的故事,强调了工业题材网文创作需要符合产业逻辑、技术逻辑、经营逻辑和行为逻辑的重要性。他鼓励网络作家要带着对前辈以及一线工业人的敬仰之心,深入挖掘这座宝库,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工业题材作品。

二、作家面对面

讲座结束后,点众签约作家、青年作家陆月樱与齐橙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共同探讨了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主要话题包括:如何在网络文学中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大国重工”的宏伟场景和复杂工艺,兼具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吸引力?网络文学作家如何平衡现实主义与想象力?在描述“大国重工”时,如何处理技术细节与人物情感的交织?网络文学作家如何利用多样的叙事技巧,来增强“大国重工”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如何通过网络文学的形式,探讨“大国重工”对个人和社会更深层次的影响?如何让现实题材小说更具吸引力和代入感,让更多的读者喜欢?

齐橙认为,要讲好工业故事,必须要去了解工业,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工业知识,优秀的工业小说需要科学严谨的工业逻辑。齐橙还强调,写工业小说,必须要为中国工业史所感动,要对中国工业有自豪感,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工业情怀,要带着对前辈以及一线工业人的敬仰之心,去挖掘这座宝库!

三、互动交流

互动环节,现场的“书迷”同学们踊跃发言,有即将毕业离校的学生,有齐橙的“老粉”,有因为读书而对理工科感兴趣,进而报考北理工……

同学们的问题,主要包括了:近年来,网络文学逐渐向专业领域深耕发展;怎样成为一个能写出有意思、有意义的小说作者;如何看待金融和工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如何平衡个人想法与读者意愿的双向关系;对于工业人才的培养,如何看待职业教育体系的革新发展问题;以及请教齐橙的新书计划等。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齐橙就自己的创作历程和经验,逐一进行了解答与回复。齐橙谈到,写文首先要有坚持“写”的决心和耐心,然后就是要有思想感悟和内涵,要用真情打动读者,然后才是利用写作技巧,讲好这个故事。并结合个人经历,长期的阅读体验、因为个人兴趣,持续关注工业领域的发展,以及多重网络身份角色等,对读者的诉求和想法都颇有积累和了解。齐橙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阐述了工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的现在与未来等。

本场活动是“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活动之一,作为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的配套活动开展,不仅让青年读者们了解了现实题材网文的创作故事和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网络文学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