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思政教育,北理工《大道更光》舞台剧首演成功
发文时间:2023-03-23供稿:校团委、机电学院 摄影:校团委 编辑:杨青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2023年3月18日晚,北京理工大学创排的红色精品舞台剧《大道更光》在良乡校区沉浸式演出空间震撼首演,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王振海、副局长丁养兵,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副部长宋玉荣,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肖川,中国北方化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蒲加顺,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院长马晓飞,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办公室主任石光明、治安局法制处处长刘际伟,中国兵器工业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周睿,机电学院退休教授冯长根、崔占忠等领导和专家,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庞思平出席首演仪式,学校相关部门及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参加仪式,徐更光院士家属及学生代表作为特约嘉宾亲临现场见证演出,线上线下约5万名观众观看首演。
舞台剧《大道更光》通过沉浸式数字表演,展现我国兵器科学事业重要奠基人徐更光院士波澜壮阔的一生,颂扬老一辈科学家爱党爱国、崇尚理想、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精神和品格,激发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是学校党委创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方法、新举措,入选北京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案例。
全剧以徐更光院士一生的求学和科研经历为主要叙事线索,讲述了徐院士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军工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动人经历,用跨时空、非线性的艺术手法展示了徐院士一生重要的科研成果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同时,通过塑造丁敬、沈秀芳、林加胜、许文雅以及老八系师生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全方位地体现徐更光院士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作风和面貌,以点带面地彰显出老八系精神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延安根、军工魂”。
打造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政大课

学生在排演《大道更光》
学校在排演《大道更光》过程中,将舞台剧的创排过程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合。舞台剧全部演员均由普通学生担任,在角色塑造和戏剧表演中,让红色基因、科学家精神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帮助青年以自我学习教育的方式,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达到启智润心、转识成智、由智化行的育人效果。
用朴实故事诠释科学家精神伟力

舞台剧《大道更光》演出片段
舞台剧《大道更光》立足百年党史,从国史、党史与校史的交叉视野出发,挖掘、打造兼具人文传统与家国情怀的戏剧人物。聚焦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我国炸药理论及应用技术专家徐更光院士生平事迹,描绘了以徐更光为代表的北理工“兵器三代人”不惧苦难艰辛,勇攀科学高峰,肩负时代使命和国家重任,以毕生心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感人事迹。用青年听得懂、记得住、受鼓舞的平实话语和生动故事展现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增强了青年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依托数字排演技术创新交互体验

舞台剧虚拟演出场景
为立足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学校在排演舞台剧《大道更光》中,注重贴近青年学子熟悉的交互体验式沟通交流方式,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混合式的戏剧观演互动模式。学校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运用数字资产创作、数字人身份引入、虚拟交互机制、大规模即时云渲染等成熟的数字仿真、数字舞台与数字影像信息技术,推出大型沉浸式数字交互观演空间,在开放测试期间累计吸引登录人次逾15万,总阅读量突破1200万。以先进的数字排演虚拟仿真技术打造智慧戏剧,帮助青年学子们在观剧的同时,能够在宏大的模拟场景中获得更直观、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实效性。
搭建“云端舞台”塑造红色文化品牌

“云端舞台剧”观演空间
学校团委将舞台剧《大道更光》作为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载体,深化课内课外融合,构建学生团体学习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制作“云端舞台剧”,打造线上展演平台,把舞台剧转化为网络慕课资源。开展校内校外联合,将舞台剧作为常态化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创新载体,服务新生教育、毕业生教育等,并带领演出团队走出校门,在中国工程院等校外单位进行展演,引起强烈反响。
部分演员感想:
在演绎徐更光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徐老作为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坚定不移追求心中目标与理想的精神。大道更光,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徐老的成就,更代表着徐更光的精神,像是一座伫立在北京理工大学校园里的灯塔,照耀着一代一代北理工学子前进的道路。作为一名学生,能够有幸扮演徐更光这个角色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经历,每当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徐老的身影总会浮现在眼前,指引我无所畏惧继续向前。徐老热爱祖国、敬业奉献、追求真理、治学严谨的精神将继续激励我不断前行!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22级研究生、徐更光扮演者王晨鸣
在岁月的刻蚀下,徐老的身躯是清癯的、短暂的,但在他身后一众后辈的眼中,他是伟岸的、是永垂不朽的。徐老终其一生致力于爆炸理论与炸药应用技术,弥留之际仍诉说着自己的研究和希望。我们不必因时间的有限而感到遗憾,因为徐老制造了火种、点燃了希望、照亮了前路,他的精神跨越时空禁锢,号召着后辈砥砺前行,继承发展着光辉而伟大的事业。
——机电学院2022级研究生、小杨扮演者胡传
“朴实”是我对徐老最深的印象。在剧中,作为徐更光院士的学生,我深刻感受到徐老身上独具魅力的朴实气质,他的研究方向看似是“普通”的火炸药,可它并不简单,几乎所有的热武器都要用到它,是国防工业的根基。作为从延安走来的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始终传承红色基因,诞生了许多像徐院士这样踏实肯干、为民奉献的科研工作者,这部剧表达的正是“延安精神”的代代传承。
——睿信书院2020级本科生、林加胜扮演者李浩语
徐老曾说,科研和论文的成果,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从合成间苯三酚到发明8701和海萨尔,从用技术改善兵工厂TNT炸药生产车间的条件,设身处地为工人们身体着想,到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学生,徐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剧中,我扮演的是徐更光院士的妻子沈秀芳奶奶,沈奶奶作为徐老的妻子,对徐老有着非常深的爱,崇拜,理解和包容,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妻子作为坚实后盾让徐老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可以说,军功章上也有属于妻子的一份荣耀。
——法学院2021级研究生、沈秀芳扮演者贾慧丽
能参演《大道更光》沉浸式舞台剧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我扮演徐更光学生和助手的角色,每次演到尾声的时候,看着徐老跟我们挥手告别向一片光亮中走去,我都会情难自禁、热泪盈眶。回想参演话剧半年多来,徐老对科学研究认真求实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一直在影响着我,让我深刻感到一台好的话剧不仅能让观众觉得好看,也能让演员受益良多。
——机械与车辆学院2021级本科生、徐更光学生扮演者马昕悦
演员名单:
所在学院/书院 |
姓名 |
饰演角色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王晨鸣 |
徐更光 |
睿信书院 |
李浩语 |
林加胜 |
计算机学院 |
张罗丹 |
许文雅 |
法学院 |
贾慧丽 |
沈秀芳 |
精工书院 |
李润升 |
年轻徐更光 |
宇航学院 |
尹丹杰 |
年轻沈秀芳 |
机电学院 |
胡 传 |
警卫小杨 |
明德书院 |
曹泓阳 |
丁敬 |
机械与车辆学院(已毕业) |
石 坚 |
中年丁敬 |
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
毛著章 |
海军代表、解放军战士 |
计算机学院 |
郭文轩 |
海军代表、教师、解放军战士、助手、学生 |
睿信书院 |
张航维 |
海军代表、解放军战士 |
宇航学院 |
邓盛元 |
老刘 |
求是书院 |
张嘉成 |
校长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夏晰泽 |
教师、解放军战士、学生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杨锦蕊 |
教师 |
机电学院 |
朱化杰 |
某高校团委书记 、学生 |
宇航学院 |
谢智琰 |
军代表、学生 |
明德书院 |
王莉瑶 |
助手 |
经管书院 |
俞韵涵 |
助手 |
北京书院 |
白轩宇 |
助手、学生 |
求是书院 |
王嘉璐 |
助手、解放军战士 |
北京书院 |
杜家耀 |
海军传令兵、解放军战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