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学子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创新大赛中荣获佳绩


微信截图_20240520142917.png

5月12日,第四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创新大赛决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办。历经3个月的角逐,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学子刘琦荣获“语言学”赛道特等奖,曲相林荣获“跨文化与区域国别”赛道二等奖,黄颖桢、罗馨月和李辰来荣获“跨文化与区域国别”赛道三等奖。此外,德语系张勇副教授与汪亚利副教授荣获最佳指导教师奖。

本次大赛旨在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培养外语类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要求,为中国高校德语专业本科生打造跨校、多领域科研创新实践交流平台,共吸引来自全国49所高校的126支队伍、164名德语专业本科生积极参与。大赛设有“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与区域国别”三个赛道。赛程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为论文评审,决赛为线下学术答辩。

经过初赛评审,德语系刘琦与曲相林以位居前20%的优异成绩进入各自赛道决赛。决赛答辩中,刘琦所撰写的论文使用了依存树库,利用计量语言学指标,对德语中的法律文本展开研究,凭借其扎实的语言和科研功底一举获得特等奖。曲相林在论文中运用语言学话语分析理论,基于自建德媒新闻报道语料库,采用量化手段和质性分析相结合并互相验证的方式开展研究。此外,参与“跨文化与区域国别”赛道的黄颖桢、罗馨月和李辰来的合著论文中,通过对比故宫博物院和佩加蒙博物馆官网的语言景观,探究了在数字化背景下网络语言景观的呈现形式与文化逻辑的关联性,分析了两国网络语言景观的异同点,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