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语:在空间法的舞台上,追逐航天强国梦


——北理工“新时代 新作为”之师资队伍系列报道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始终贯穿着伟大的爱国奋斗精神。自1940年创校,“党的事业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就成为一代代北理工人的初心和使命。近期,聚焦“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党委宣传部将推出系列报道,希望全体师生能够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建功立业新时代!

  外层空间是指空气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任何国家不能对外空主张权利。外层空间法(outer space law),简称“空间法”或“外空法”,是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是指调整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空间法学科是北理工的特色学科之一,经过多年来的悉心建设,不仅水平在国内处于前列,也具有了较强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在外空国际规则谈判、航天立法研究和实践领域,形成明显优势。在空间法学科建设的背后,有众多航天法律人的默默奉献、耕耘奋斗,王国语,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初识空间法,结缘联合国

  一个人和三段经历,改变了王国语的科研轨迹,与空间法的不解之缘从北理工开始。

  “2006年,学校依托法学院成立了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北理工也成为全国第三家成立专门空间法研究机构的高校。研究所成立的初衷是希望依托学校理工特色和国防科工系统资源,发展与国防科技工业紧密联系的特色法学学科。”时任研究所所长的李寿平教授这样回忆道。而作为北理工空间法学科带头人,李寿平教授也是王国语走进空间法领域的引路人。

  2008年9月,王国语入校之时,不断加强空间法学科建设是李寿平教授心中的“大事”,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成为加强空间法人才培养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作。因此,李寿平教授希望王国语能够担任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全英文竞赛的教练。

  虽然王国语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但对于主要以国际私法和法经济学为研究背景的王国语来说,空间法是个崭新的领域,心中不免忐忑。“信心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年轻人不要怕!”李寿平教授的话给了王国语莫大的鼓励,至今让他记忆犹新。此后,王国语从最基础的理论开始,日以继夜地学习补充空间法领域的知识。在李寿平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和国内赛的历练,李寿平教授完成了对王国语的“传帮带”,随之大胆放手,让王国语独自带队准备和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亚太赛。

  2009年,王国语带队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参加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亚太区竞赛,首次出国的王国语带领队员们面对的挑战着实不小。例如,由于漏听或误听了比赛规则,队员在赛前领取的对手书状上进行了标注,而按照比赛规则,这是要被扣分的。为了让队员们安心备赛,王国语独自在夜晚的悉尼街头寻找打印社,走了十几条街,终于重新制作装订好了书状。如此“挑战”,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不时出现,一周下来,王国语竟然“瘦身”了十斤。不过,在大家的团结奋斗下,北理工荣获本次亚太赛“最佳团队”奖。在随后两年时间里,王国语连续带队参加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的国内赛和亚太赛,几乎每年都付出近半年的时间用于备赛辅导,正是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王国语不仅提升了专业英语水平,也同时完成了在空间法领域的知识积累。2011年,王国语赴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遥感法及航空航天法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期间,他通过给美国学生授课、在国际论坛作报告等历练,再次提升了英语和专业水平,并且在国际空间法的世界顶级刊物《空间法期刊》发表了研究成果。带着对空间法研究的兴趣与自信,王国语决定将空间法作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

王国语于2018年6月参加在维也纳举行的联合国外空委大会“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工作组”最后一次谈判

  访学同时,王国语还承担了中国空间法学会“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问题”的课题研究。在2012年5月的结题答辩会上,王国语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外交部和国防科工局相关负责人的充分肯定。随后,王国语积极申请加入中国代表团,赴联合国外空委参加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工作组的一线谈判,从而成为中方谈判专家队伍中唯一来自高校的代表,亲自参与联合国外空国际规则制定的谈判。七年间,王国语17次参加联合国外空委会议和谈判工作,这为他的空间法研究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最佳舞台,极大的开阔了学术视野。鉴于王国语的出色表现,外交部条法司和国防科工局系统一司(中国国家航天局)还先后向学校发来了表扬信和感谢信。

  谈及与联合国结缘,王国语颇为感慨:“空间法研究,是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的过程,不仅需要自身潜心研究,更需要打开视野,熟稔各国的关切,紧密追踪和预判外空规则制定的热点以及各国动向。与联合国的结缘,不仅让我从国际空间政治和空间外交的角度对国际法和空间法有了全新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也让我深刻体会了国际规则谈判对于捍卫和争取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发出“中国声音”,捍卫“中国立场”,做出“中国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从航天大国强国,不仅要靠硬实力,而且也需要软实力、巧实力和锐实力。加强空间法研究,符合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对于软实力建设的迫切需求。“虽然空间法只是国际法中的 ‘小’领域,但背后蕴含巨大潜能的航天产业和不断壮大的航天事业,为空间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王国语对空间法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解。

  在参与联合国外空国际规则制定谈判中,王国语注意到,在谈判桌上世界航天大国的谈判专家大多具有技术工程与空间法律的交叉背景,而中方则需要技术专家和法律专家在现场同时配合开展谈判,谈判效率和效果则大打折扣。因为深感空间科技工程背景对于空间法谈判的重要性,王国语也更加重视对航天技术、航天工程和中国航天情况的学习了解,并广泛和深入地与国内航天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4年,王国语受聘为英国皇家国际事务所(ChathamHouse)高级研究员,在这个世界排名第二、欧洲排名第一的智库从事了半年空间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有人称我为懂航天的法律专家,其实要做好空间法研究,仅仅了解航天是不够的。政治学和法学的交叉融合、空间科技与法律政策的交叉融合是中国的外空、航天智库建设的必由之路。” 王国语这样分享有关空间法学科发展的心得体会。2012年开始,王国语又深度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法》的论证和起草工作,并受国防科工局委派,担任多个中方参与的航天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的中方法律顾问或政策专家。2016年受聘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任外空法律顾问。

  伴随着中国发力建设航天强国,中国的空间外交也大有可为,而外空国际法治建设也成为空间外交合作与斗争的焦点,而参与其中的王国语将“爱国情怀”付诸于对国家利益的亲身捍卫。“在 2014 年 2月一次谈判中,我是中方的主谈专家,某些国家与我们就某个条文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趁着我去和担任主席国的南非代表磋商的时候,竟然在中国代表未在代表席的情况下,‘挟持’主席通过了对我们中国不利的案文。发现这个情况后,在中国代表团的支持下,我‘怒斥’了某些代表团的行为,并向其他代表团澄清了误会。最后,当事人以及工作组主席纷纷向中国致歉”。随后在最后一天的谈判中,关于工作组报告的措辞,各国立场不一,并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谈判即将陷入僵局。按照先例,如果各国无法达成一致,谈判将一直持续至深夜直至会期结束。此时,王国语提出的折中建议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同意,谈判由此提前结束,之后多个国家的代表来到中国代表团席表示感谢。

    王国语于2018年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裁军研究所外空安全会议上做特邀报告     

  对王国语来说,他用在空间法领域的奋斗诠释了自己的家国情怀,他凭借多年谈判的经验积累和专业素养,捍卫了国家利益,为国际空间规则制定和研究做出了“中国贡献”。“有些东西是在书本上永远体会不到的”,作为一名北理工人,王国语为自己能够用所学报效国家而深感荣幸和自豪。

  十年间,王国语不仅多次参与联合国外空国际规则谈判、其他高级别的国际论坛和项目,还积极与国际政府间组织、国外知名空间法律政策高校、智库和科研院所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主动参与组织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互访和翻译权威专著……。功夫不负有心人,锐意进取的王国语也逐渐成长为我校空间法团队中的优秀青年学者,成为北理工空间法学科的学术骨干。

教书育人,师道之本

  “‘胸怀壮志’是培养学生的灵魂所在,无情怀、无理想,再优秀的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也只是‘精英利己主义者’的池中一物而已。”

王国语于2017年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空间法律政策培训

  “人才是中国空间法事业发展的前提和核心。”长期从事空间法教学,王国语的感受颇深。王国语曾为法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国际私法》,并承担本科生《法律经济分析》的授课工作,随着科研重心的调整,王国语逐渐将授课课程集中在空间法领域,本科生课程《航空与航天法》、双语课程《外层空间法》和留学生及研究生的全英文课程《国际空间法》成为他近几年教学的重点。

  王国语特别注重对授课内容进行及时更新,经常结合当下发生的航天热点问题或案例,调整教学内容,力求生动,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认可。“老师知识渊博,授课风趣幽默,注重课堂互动,收益颇丰”,这是学生们对王国语的教学评价,“上课时王老师经常把最新发展的热点问题顺手拈来,外空旅游、大型空间物体再入、空间碎片主动移除、外空采矿和外空战争等等,他总是能以最形象生动的方式将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问题讲透,让我们记忆深刻。”

王国语参加2018年6月北理工国际法空间法方向研究生毕业答辩

  “教书育人,师道之本”,除了讲授专业知识之外,王国语还是一位注重培养学生理想和情怀的老师。“古往今来,志当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素为中国知识分子之精神圭臬。”在王国语看来“教书育人,师道之本”,就是应该教育学生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面对物质的诱惑,要始终保持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远志向”,要有一份家国情怀,才能在奋斗中建功立业。

  “民族大任、家国情怀,需要强调,更需要培育、呵护、引导和支持。”在采访中,王国语对学校提出的人才大类培养改革“要紧密围绕‘招’‘培’‘管’,在‘大、改、质、实’上下功夫”感触颇深:“梅贻琦先生谓之‘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在于大师‘,但“大师”又从何而来呢?国外引进?深山练就?‘大师’都曾是学生。因此,大学的关键是学生。”对于同学们,王国语总是提出这样的希望:“力求温饱,则可追求独立思考,情怀赤诚,正直周到,敏锐顽强。我和大家共同努力。”

  “大道不失,蹊径不辍”,“十年磨一剑”的王国语,矢志不移、驰而不息。在建功立业的新时代,追逐航天强国梦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北理工空间法学科大有可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