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理工学子宁夏生态环保科考行”(七)六盘山泾河源
发布日期:2005-08-03 阅读次数:
摄影、编辑:段 炼
云海苍茫、碧绿一片,珍禽异兽出没林中,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 绿色明珠” 的六盘山曾以毛泽东气壮山河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而驰名中外。 六盘山旅游区地处宁夏南部,位于西安、银川、兰州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古文化遗存丰厚。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和自治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78万公顷,横跨宁夏泾源、固原、隆德三县,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形成了一座巨大“ 基因库”。繁茂的森林、良好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使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休闲旅游、消夏避暑、森林探险、科考科普的理想场所。
显著的水资源涵养效益和湿润的气候使之成为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 绿岛”和“湿岛”而惠及泾河、渭河流域的甘、陕两省。多样的动物和昆虫资源中,不乏国家保护的珍贵稀有物种和六盘山特有的品种,使之成为干旱地带的“动物王国”。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凉殿峡、野荷谷、白云山六大景区的60多个景点,奇特的山中峡谷地貌,流泉瀑布和特有的植物资源在群峰环抱中显放异彩,构成了一块饱含着纯自然美的处女地;山光水色雄、奇、俊、秀,汇集了北国风光之雄浑、江南水乡之靓丽、景色随季而新,各有独特意境。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是历代兵家屯兵用武的要塞重镇,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古代多民族在这里聚居。文化遗存具有“古”、“贵”、“多”的特点;自然资源荟萃了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生态旅资源之精华,内容全、品位高;回族独特风格的建筑、音乐、舞蹈和饮食文化与民间工艺具特色。
被誉为黄土高原上一颗绿色明珠的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西北地区重要水源涵养林基地和自治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78万公顷,横跨泾源、固原、隆德三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繁茂的森林、良好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使六盘山成为休闲、消夏避暑、森林探险、科考科普和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显著的水源涵养效益和湿润的气候使之成为西北地区耀眼的“绿岛”和“湿岛”,而且惠及泾河、渭河流域的甘、陕两省;
多样的动物和昆虫资源,不乏国家保护的走路稀有物种和六盘山物有的品种,使之成为干旱带上的“动物王国”。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凉殿峡、荷花苑、白云山六大景区60余个景点奇特的中山峡谷地貌,流泉瀑布和特有的植物资源在群峰环抱中显放异彩,构成一块饱含着纯 自然美的处女地,山光水色雄、奇、峻、秀之气势,汇集了北国风光之雄浑,兼备了江南水乡之靓丽。
春天,这里是花的海洋,掩映着淡淡青翠,令人心旷神怡;夏天,云蒸雾罩、绿茵滚滚,让人感受不到盛夏的炎热;秋天,层林尽染,红的象火,白的似云,绿的更鲜,满山的黄叶会使您想到金秋硕果,更让您体验“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神韵;冬天,银装素裹,起伏连绵,苍松翠竹冰肌玉肤,独领风骚。幽雅的环境、神奇的传说以及天造地设的景观,既有纯自然的美,又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区内有高等植物123科382属788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资源植物150种;脊椎动物25目62科213种,其中有158种鸟类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等;昆虫资源17目123科905种,其中有珍贵稀有的金蝠蛾、丝粉蝶、黑凤蝶、波纹水蜡蛾等。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茂密,气候凉爽,环境优越,蕴育着美魅力独特的自然景观。有流泉瀑布、怪石嶙峋;有松竹翠木、苍郁葱笼,有鸟语花香,争奇斗艳。
景色随季而新,各有风姿,山光水韵集雄、奇、险、峻、秀于一体,即具北国风光之雄宏,又兼江南水乡之秀丽,气度精神另有个性。凉殿峡、二龙河繁茂的森林和丰沛的水资源有“塞北小九寨”之美称;老龙潭、秋千架那险峻达到山体,都能令人心旷神怡,有超越脱俗的感觉;鬼门关神奇绝妙、碧潭清泉飞瀑、天空林荫叠覆、峰合无路、谷风习习似“鬼嘤嘤啼叫”,令人毛骨悚然,却叫人心驰神往。保护区内不仅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而且蕴涵着许多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区综合考察的丰硕成果展-科学考察的详实资料、动植物标本成列、保护区全貌立体模型、发掘出的埋藏在地下7000多年却完好无损的全国罕见的巨型松树古木。
区内年降水量600-800MM,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0.5万立方米,年径流总量2.1亿立方米。区内有四季流水的大小河流65条,森林总调蓄能力为2840万吨,相当于径流总量的3.5%,地下径流量的2.0%,为泾河、清水河、葫芦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六盘山成为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一座巨大的“基因库”。
老龙潭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老龙潭位于六盘山主脉东麓,泾河上游泾源县西南20公里。清人胡纪漠公元1790年奉命勘察泾水源头,在他的《泾水真源记》中赋诗曰:“无数飞泉大小珠,老龙潭底出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污”。
《泾水源》诗曰:“峭石危壁,腰吐流霞。悬崖匹练,浪跳飞花。幽官咫尺,实生龙蛇”。有民间故事《柳毅传书》和《西游记》所描述的唐魏征梦斩泾河龙的传说。
老龙潭有四个潭组成,现水库大坝下游为一、二潭,是一段深峡危崖急流深潭,神奇莫测。三潭现被水库淹没,蓄水40多万立方米,潭水平静出奇,阳光投射在深幽的水面,薄薄雾气在潭面上飘逸,恰似一面宝镜,瑰丽迷人,有“高霞平湖”之美称,水库上游四潭为龙潭的门户,幽谷危壁挟飞潭。清澈蜿蜒似游龙。山水相依,群峰倒影,美景如画,颇为壮观 。
野荷谷
野荷谷处在经源县城西8公里处,为一条南北走向的峡谷,谷地野荷遍布河床,叶片如盖,清澈的河水掩映于荷叶之中,有江南水乡之神韵,北岸峭壁参天,华山松布满石崖,有西岳华山之险峻,南岸天然树种丰富丰富,有原始森林的韵味。
涓涓溪流与野荷长廊相伴,奇峰峭壁与松涛林海相依,再加上谷内少数民族风情服务,游谷赏花,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