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成长沃土,构建教师终身学习“新生态”


——北京理工大学全员培训工作纪实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学校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生动讲好北理工人的奋斗故事,广泛凝聚学校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7.png

“教育者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北理工把好新入职教师的思想教育第一关,通过坚持不懈开展全员覆盖的教师理论学习、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带动新入职教师成长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021年1月6日,北京卫视《北京您早》“春风化雨,不负韶华”节目聚焦北理工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报道了学校在教师培训工作方面的特色做法。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始终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之一。2018年,随着大部制改革的推进,学校党委进一步整合资源和力量,深化“管服”分离,在原来的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基础上,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在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牵头负责全校教职工职业能力建设和一站式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教师培训和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

两年来,中心紧密围绕一流大学建设目标,面向专任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实验人员四支队伍,聚焦教职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全方位需求,从岗前培训、能力提升、拔尖培养三个阶段着手,创新构建了系统化、模块化、标准化、品牌化教职工教育培训体系,营造了“勤思尚学、潜心钻研”的良好风气和“关注成长、互助提升”的浓厚氛围。

系统谋划,架好队伍建设“成长梯”

5.png

“在北理工工作三十多年了,说到关注教师的成长需求,这两年的感受最浓蜜,被关爱的感觉很温暖。”“学校的教师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系统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帮助我们新入职教师更好更快地融入到新岗位中。”……无论是在学校工作过多年的老教师,还是刚刚入职的新教师,谈及教师培训工作都纷纷点赞,不吝溢美之词。

“前些年,教师培训工作重心在于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技能。近年来,在坚持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的前提下,我们更加关注教师队伍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罗佳如是说。

近年来,北理工基于全人发展理念,以提升教职工思想政治素养、专业技术能力和促进自我实现为目标,着力打造了“明德铸魂”“博学精工”“强身育心”三大教师培育版块,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绘就了一幅教师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的一流师资队伍成长发展蓝图。

“下午听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让我对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没有枯燥的课程也没有枯燥的课堂,无论哪个学科哪门课程,只要我们用心用情,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张勇在参加完“求是讲坛”午餐工作坊后有感而发。“这个学期我尝试用培训中学到的教学方法和讲课风格开展课堂教学,发现课堂效果提升了不少。”生命学院青年教师索鼎杰坦言,教师培训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png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如何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吸引更多教师关注教学、钻研教学,是教师培训工作关注的热点。“求是讲坛”将午餐时间利用起来,每个月围绕一个教师最关心的教育教学核心主题,如,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能力提升、“MOOC制作与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能力提升、“在线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广泛邀请校内外名师大家,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打造良好教学文化、搭建教师交流平台。

“求是讲坛”只是教师培训活动的一个缩影。教学培训体系依托三大教育版块,聚焦师生成长需求,分类打造了系列广受欢迎的品牌活动。“明德铸魂”版块聚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打造了“大先生”“最美课堂”“职涯领航”三个品牌活动,帮助教师实现“成人达己、正己化人”。“博学精工”版块根据不同群体的岗位胜任力需求,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打造了“鸿鹄学堂”新教师成长训练营、管理能力提升计划等多个品牌活动。“强身育心”版块面向全体教职工,传播身心健康理念,提升工作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打造了“幸福心路”“健康北理”等品牌活动。

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培训对象不断拓展,培训质量不断提升,通过对不同岗位、不同发展阶段教职工的胜任力要素进行人才画像,为各级各类教职工量身定制了必修与选修、线上与线下、集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案。两年来,开展形式丰富、内容精良的培训活动370余场,2万余人次参与其中。

培师铸魂,做好能力提升“营养餐”

20201029061233301645.jpg

“我们要追溯专业课的历史沿革,深挖根植在每一代北理工人身上的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自动化学院教授彭熙伟在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时,动情地向老师们说道。

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关系着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和效果。为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帮助教师强化思想引领,在新时代勇担课程育人新使命,在教师培训工作中,专门制定了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系统化培训方案,从传承北理工精神、掌握理念方法、学习优秀经验等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多种培训形式,帮助教师在思想上补“钙”,理念上充“电”,实践上加“油”,全方位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助力教师全面提升育人意识和能力。

2020年10月19日,76位学校新入职教师到革命圣地延安,在学校诞生的“红色原点”,砥砺思想,学习学校创校发展的奋斗历程,“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基因在革命圣地入脑入心。

红色基因传承,延安精神永续。学校党委书记赵长禄为青年教师在校史馆讲授了“师德第一课”,让教师深入了解学校八十载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发展历史,激发教师们爱党报国的荣校情怀;校长张军作《育先机,砥砺前行报家国;开新局,使命担当谱华章》专题报告,分承师道、担使命和展宏图三个篇章,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一批批新教师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深刻领悟以自然科学院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实质内涵。此外,教师发展中心还联合党委宣传部,为新教师发放《阅读北理》系列丛书,使其详细了解发生在北理工办学历史中的一个个肩负重任、创新攻坚的感人故事。

2.png

“让思政元素入耳、入脑、入心,教师需要不断夯实实施课程思政的三项基本功——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功夫’,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能力’,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自觉’。”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薛庆如是说。

为帮助学校教师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打造有广度、深度和温度的专业课堂,学校汇聚了一支热心课程思政建设、熟悉思政教育规律的专家团队,先后邀请机械与车辆学院薛庆教授、自动化学院彭熙伟教授和计算机学院嵩天教授等教学名师线上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帮助广大教师快速找准切入点,做到有机融入、深度结合、自然讲授。“课程思政融入教学需要教师做到振聋发聩的说教,润物无声的引导,让学生攀登科技高峰,感受历史人文温度。”嵩天分享了他对课程思政的见解。

此外,考虑到教师将理念方法应用于不同学科时存在的具体问题,在理念分享之外,专门邀请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主讲教师分别从工学类、理学类、人文类等不同学科角度,分享了自身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关键一招”,推动课程思政在专业课堂上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真正做到课程育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学生心里走。

积淀衍新,增强教师培训“动力源”

6.png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对教师的职责和定位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殷切希望。

面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创新,主动求变,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推进教师发展培训工作,构建面向教师全面发展的培训体系,有效促进教师队伍的全维度素质提升、全生涯成长支持、全队伍强技赋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北理工特色的教师培育之路。

“北理工是国内唯一面向教师全方位发展需求开展培训工作的高校,其做法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2020年11月,在南通大学举行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论坛上,学校基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教师培训工作,得到了与会高校的高度评价。

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学校引入大量沙盘、素质拓展、红色实践等体验式培训活动,以及系统化、沉浸式、任务目标式的项目制训练营,不断提升学习成效。同时组建了跨学科教师发展指导专家团队,自主研发精品研修课程,通过教学创新打造面向未来的教师培训项目。

3.png

“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开展混合式、个性化培训,而且参与培训的全流程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为专家和老师们都提供了便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光电学院副教授周雅分享道。

教师培训体系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工作的理念中,在教师培训的形式和平台上也展现出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校将教师培训工作从线上线下简单结合,逐渐转变为多重培训模式深度融合。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在危机中育新机,将直播、微课、慕课、线上训练营等打破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广泛应用到教师培训中,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自主能力培养成为常态。

2020年,学校在全国高校中首家设计出适应后疫情时代教育变革的智慧教师发展系统,包括智能培训管理、智慧移动学习和智慧技术支持三大子系统。该系统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校内外优质学习资源,实现学习、打卡、评估、交互、反馈等学习全链条集成,直播、录播、训练营、自主学习等学习全模式集成,最大程度降低教师学习负担。目前,这一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培训管理系统已建成使用,移动学习系统1.0版已上线运行。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未来,学校党委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构建一流教师发展体系,建设一支肩负教育强国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奋勇前进。